开幕:2015 年 1 月 15 日 星期四 下午 3 点
展期:2015 年 1 月 15 日 — 2015 年 2 月 15 日(10:30—16:30 周一闭馆)
参展艺术家:张雨,宋蔚,匡天琦,王珂
地点: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西路 83 号 3 楼 想象力学实验室
主办:江南布衣艺术中心,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具体媒介工作室
我们(艺术院校的在校生)正站在一条不存在的线上——线的一边是所谓“艺术家”另一边是“非艺术家”,而这条“线”的方向也并不仅仅是“是”与“非”两个方向,所以大家正各自在找自己喜欢的方向,这种寻找与其说是一种实验,倒不如说更像一场演习。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传统、反传统、反反传统、实验性、批判、诗意、审美、媒介”等等一系列词汇,这些都太有“意思”,我想做一些没有过多“意思”的东西——没有冗长的探讨与自我诠释,完全个人的兴趣使然。
艺术家作为一个职业会让人“生病”。我们认识艺术之后,我们学着用艺术研究自己的内心,当我们通过艺术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后,我们却放弃了艺术。未来的我们可能转行到各个非艺术领域,但我们永远也摆脱不掉艺术给我们留下的烙印。艺术让我们养成的习惯,使我们不愿像正常人一样思考、选择 和生活,也无法成为正常人眼中的正常人。但即使我们清楚自己已经病得很重,也不愿被治愈,做回正常人。
起点、终点、新起点,实践、认识、再实践,这些的统一辩证又造就了一个循环的生态圈。踏入这片生态圈,给予了审美的感官与感受,审美的意识与能力,造就了一群优异的审美者与造美者。生态圈外的循环也赋予了自身接受的美感的意识。审美的世界是自然、文化、社会共生的,相互融合与发展,提高了审美含量?亦是增加了审美数量?最后都将回归到自身,自身对世界是否有着持续的审美价值源。这是一个能动的无限反复与无限发展的过程。
天赋这方面不如人,努力上也没有优势,干着急自然更是没用,因此最好 的办法就是改良办法,另辟蹊径。这是 _ 办法,却是 _ 饭碗。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想象力学实验室):“官能演习” 群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