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34李佳的模型迷宫物语

课堂#34李佳的模型迷宫物语

课堂#34李佳的模型迷宫物语

课堂#34李佳的模型迷宫物语

李佳四川人

我曾经因为没当上飞行员,在12月的大雪里痛哭流涕。

既然如此,从此就开始在自己的内心中搭建一个飞行的世界,用模型来表达我没见过的历史,和我也不一定见得到的未来,总之在这个世界里,人类的机械造物被最大化的按比例缩小,呈现在午夜自己的案头,述说它们背后的故事。

想象着有那样一条跑道,飞行员快步踏上我面前的飞行器,飞向无尽的夜空。

关于吐槽

课堂#34李佳的模型迷宫物语

课本摘抄

现行的九年义务劳动课中,只有劳动,没有趣味,只有技术,没有爱好。

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教育者是想让孩子学会生活中的一些必备技能,但是这些技能没有爱好的延展。举个例子,如果希望教会孩子各种塑料,木材和金属的加工处理,是不是应该跟更加具体的事情结合,让孩子在做那些事情的时候去学会这些技术,而不是单纯的的学习一门技术呢。比如说,向孩子讲述木器的艺术,引导孩子去自己制作。或者带孩子玩滑板,自行车,在这个过程汇中也去学会修理?不过这些事情,要想在课堂中去学习,感觉也不符合国情,可能家长才是最好的渠道吧,在这个过程中去教导小孩子一起玩乐和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爱好。

模型这东西,因为是从古代到现代乃至未来科幻,人类所有造物的仿真品,同时又融合了大量的历史知识(比如二战),物理常识(比如飞行器),流行文化(比如星球大战等),所以其实是很容易和孩子的兴趣相结合的,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培养更好的历史观,世界观和自然观,也同样潜移默化的让孩子掌握了动手能力。

模型本身即是玩具,也是一件艺术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专研,了解世界各地大师的杰作和方法,更可以从过程中获得不断摸索,从易到难的宝贵经历和经验。

演讲大纲

    1. 一则历史故事,三本五十六的坠落

      1. 故事

      2. 故事中的飞行器

      3. 优秀的模型作品。

    2. 模型是什么?

      1. 基本介绍(类型、包装、材料、工具和成品)

      2. 模型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

      3. 历史发展(模型在各个时代的发展,从虎式坦克这个题材看时代的发展)

      4. 注明厂牌

    3. 模型的制作

      1. 从简单到复杂,从素组到大师

      2. 考证

      3. 剪切

      4. 组装

      5. 打磨

      6. 喷漆

      7. 旧化

    4. 优秀作品的欣赏

    课堂34期

    课程:模型迷宫物语

    时间:2017年3月29日 19:00

    地点:文二西路83号三楼 想象力学实验室 课堂

    主讲人:李佳

    抢座请点击“阅读原文” 或长按二维码:

    👇🏼新版抢座页面👇🏼

    课堂#34李佳的模型迷宫物语

    想了解更多#课堂#信息

    http://live.bilibili.com

    搜索“想象力学实验室”

    每月29日19:00 B站直播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想象力学实验室):课堂#34李佳的模型迷宫物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