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

​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

[6月7日,在这个几乎决定中国家庭命运的特殊日子(高考)里,“半发酵”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展览的帷幕,没有开幕仪式,没有开幕酒会,一切都静悄悄地进行着。但这种“悄然无息”依然抵挡不住慕名而来的观众,现场开始躁动起来。]

​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

如果《白鹿原》上的白嘉轩看到了圣人和凡人之间那层无法沟通的天然界隔,那么我们在艺术和观众之间看到了什么?一种殿堂般的白色空间——白盒子。艺术家的作品在这个“白盒子”中成为观看主体凝视、膜拜的对象,于是,一道无形的墙将作品和观众隔离开来;将创作情境和观赏情境隔离开来;将作品和作品原本发生的生活环境隔离开来。“半发酵”在这样的基础上尝试不同于“白盒子”的种种可能性。接下来,随我一同走进展览现场,看一看它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进茶部的大门,三张带有锋利边角的梯形照片赫然出现在眼前的墙面上,一种危险性油然而生。

​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边是一块黄色丝网。对,你没有看错,这块黄色丝网代替了常规展览的“前言墙”。请在这里停留10秒钟,是否有种眩晕的感觉,景物在这里变得模糊难分辨。

​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揭开丝网,我们看到了茶桌、茶具、沙发、工作桌、植物等等发酵期间的物品依然安置在展览现场。

​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个角落通过夹子悬挂着几块印有图像的海绵,注意这里使用的工具是我们办公常用的普通夹子!

​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丝网左面的墙画着若干几何图形,图形的上面安置着一副“双重”作品,有强迫症的小伙伴还是远离吧,它们是分不开的哈。

​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着,我们在靠落地窗的几面墙上找到了一些信号,上面写着玻璃、photoshop(铝板)、相框、卡纸、打印材料……这估计是艺术家工作时留下的笔记。

​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

​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些痕迹,我们找到了相应的作品,它们有的带有不规则的边框,有的是在不同材料上打印图像,有的带着不同花纹的玻璃等等。

​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

​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呵,差点遗漏了这个马赛克般的系列作品!

​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

​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

一圈看下来,感觉这是展览现场又像是艺术家的工作室,一种介于它们之间的中间状态,这种状态还需观众亲自体验。

​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

展期:6月7日-6月20日

🔍

PS:祝广大高考生能取得圆满的成绩,

考试之余别忘了来茶部观展,缓解一下紧张气氛。

版权声明

半发酵期间发布的图文作品,其版权归想象力学实验室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

📍

想象力学实验室 ·茶部

杭州文二西路89号[南都银座]

​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

“想象力学实验室” 成立于2008年

属于江南布衣艺术中心

确定围绕寻找和推动创新事物展开工作

拾荒发明构想萌芽,全力守护其生长

积累条件促进想象力羽翼复苏

微信关注“想象力学实验室”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想象力学实验室):​开幕现场 | 茶部x 张辽源:“半发酵”项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