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abC艺术书展­­·上海”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Come 印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1

《Ubehebe》 春妹

陶板,铜丝,棉线,版画2017年

——————–——————–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2《现在几点了?今天天气怎么样?》 胡沁迪材料方法:收集来自刘帅、任倢、春妹创作作品所用到的物件。蓝晒、硫酸纸打印、蜡线尺寸:物体原大或者更长,作品尺寸根据现在几点而变。2017年

——————–——————–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3<SAHARAMAU TOMBS> 刘帅月球及火星地貌图,铁丝,废弃易拉罐,铝,盐39cm*27cm*6cm2017年这件作品名为SAHARAMAU TOMBS,这一名字其实是我用撒哈拉沙漠的英文名Sahara,以及发现世界上最小蛙类的村落Amau拼成的虚构名字。以此来作为对人类命名权的一次调侃。我将月球与火星地貌图上人们对地形地貌的所有命名统统刻掉,呈现出的便是类似于墓葬群的样貌。 然后剧情便出现了,这一虚构的墓葬群遗迹被一个驾驶螺旋桨飞机的飞行员所发现。

——————–——————–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4

《再循环:在时间、空气和记忆之中》 任倢织物、丝网印刷2017年

——————–——————–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5

《错》 张英娉综合材料25cm*20cm*4+10cm*21cm*30(可变)2017年机械、智能、数据、软件等的运用使得理论上的正确变得越来越可能实现,电脑工作易于删除数据,修正错误。在生活中,错误不那么容易被覆盖。它的不可控制与偶然,相较之下更生动迷人。相对于覆盖错误,制造完美,我更加着迷于各种偶然事件发生后,形成的错误图像和痕迹。当错误留在那里,甚至强化它,意外留下的奇怪印记非常有趣。

—————————————-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6

《文迪的玻璃房》 陈抱阳塑料,电线,VR摄影机

2017年

文迪的故事我有一个朋友,她喜欢和我说她念书时候的故事——她的学校边有个湖,她在边上学校的植物园做过研究。她经常会坐车去看她的两个朋友亨利和麦扣。她和我说麦扣的朋友米歇尔并不喜欢她。后来我开始喊她文迪——和邓文迪并没有什么关系。去年她有一个曾经是秘书的校友打算竞选他们那个屯的发号施令的长官,后天听说输给了一个喝橘子水喝到浑身发橘色的小手男。这个故事显然走在一条细细的临界线上,你或许认为这是疯言疯语,除非你碰巧和文迪念了同一个学校。这两件作品,《文迪的玻璃屋》和《回响的书》(哦,对她原名其实叫回响),亦是如此——对似乎并没有意义系统的记录。

——————–——————–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7

《纸背》 周玥

29cm*42cm综合材料(pvc透明软胶片、版画油墨、滚筒、转印膏等)2017年Tips 小贴士0. 版画印刷时,纸的正面朝下,成像反,最期待印完翻起来的那一刻。0. 木版上墨使用滚筒,铜版上墨使用纱布。0. 准备一卷宽透明胶,印木版时可贴在画面周围,以防上墨弄脏,易于清洁。0. 废报纸很好用,吸收强,常用来清洗油墨,或垫在墨台上。“纸背”取自纸这种最广泛而基本的材料,并采集了其在版画印制时与滚筒、纱布等上墨工具发生的反应。“纸背”一方面注视着纸的背面,同时可以理解为背着纸而站——即在纸的对面,再去认识它。纸即为我用的“版”,手边的垫纸、废纸、纸片,捡起来。还是一样的印刷上墨,留下那些恰是通常版画印制时“版”的边缘没有用的多余的墨。最后,纸版抽掉,只有轮廓。我像一个“碎片”拾掇者,碎纸片、提取某个版画步骤细节,自己的零碎时间状态。这的确是我也是经历“印-度”一年的状态。纸,它可能只是一张白纸;亦或“纸背”这件作品,它们就像空集——空集不是无。透过看,有什么?

——————-——————–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8

《于浅草深云路旁》乐鸣纸材,综合材料16cm*26.4cm2017年人造植被种植在自然的西湖旁,仿佛置于城市中的城中村,跟前虽有人员川流却鲜有交集。作者在日常中取景,尝试建立一种人造物和虚拟城市之间的假想联系。

—————————————-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9

《心情词典》 李亭葳

布面打印

2017年

——————————————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10

胎记系列 杨圆圆

《胎记纹身》纹身贴纸、数字微喷卡片《胎记岛屿》版画《胎记编号033》亚克力独幅版画

2017年

作为皮肤上难以抹除的独特印记,胎记通常被视为代表个体特殊性的符号。在正在进行的《胎记》项目中,艺术家将100个搜集自世界各地的胎记形状提取,将这些本不可复制的形状转移至新的载体,并围绕这些图像展开创作。项目如同一份与胎记有关的虚构档案。其中,多组由摄影、版画、插画、文字、设计等创作语言构成的物件,彼此交织构成一系列与身份、复制、印记、伤痕、巧合、地理、种族、战争、神话等多个话题相关的叙事。

——————————————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11

《<L&R>S-0.75/C-1.50/PD=64》张如愚

丝网版画

φ100mm φ95mm φ100mm

2017年

用丝网版画的套色对版,模拟视力检测中的对焦环节

——————————————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12

《流水记忆》 黄河

综合材料 (三变光栅画上油性笔绘)30cm*40cm

2017年

1/6, 2/6 给了想象力学实验室,每个上面的油性笔画不一样。ps: 这个画是横向走动画面会变的,也需要想象力学实验室这边拍摄照片,我在家未有条件拍摄,谢谢!2017年8月4日(星期五) 下午3:43 标为未读据说在阅读一张画面时,左边代表着过去,右边代表着未来,这是在进行绘画治疗时的其中一个阅读方式。如果过去是未来的镜像呢?或者未来是过去的投射呢?我总会想象在汹涌的浊浪里有一枚稳定站立的小杯子。

——————–——————–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13

《消化》 魏臻marbling,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17年自己产出的自己去消解,不光是去消化从外界得来的信息。很多人有“吃前先拍照”的习惯,看起来就是精心装饰过的食物,摆盘、配色,搭配拍摄者的情绪转化,而“任何人可见”。就这样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一则讯息,接下来发生一系列点赞评论私聊,每个人内心世界的变化,是消化过程的部分。当所有东西看上去都那么繁华络绎不绝时,你的经验真的不会让你开始警觉,怀疑这一切的真实性吗?生活中随处发生的意外,我们的遭遇们,这个社会,或他人,不都一样要求着我们去经历无数遍成长的过程。回到最开始的地方,不断重复的动作,打样,校对,挑选,继续……希望这是一个相对客观不脱离自我探寻的过程。

————————————

现场直播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了解更多📝请戳↓

🔍【主观采证

黄河×周玥:

🍵【杯中窥证】🍪【坐证第1位】

🔙【两个月后的返证】🍻【对饮】

李亭葳×周玥:

🏡【Homefulness =≠≈ Hopefulness

📅【节前最后一天

杨圆圆×周玥:

💪【关于胎记的三个物件】

😎【“胎记”的主人】

春妹×胡沁迪:

🏞【三块石头证物】

📝【登陆日志 春妹/day1】

📝【day2】📝【day3】📝【day4】

📝【day5】📝【day6】📝【day7】

刘帅×胡沁迪:

☔️【“700厘米,小雨转阴”】

🔥【“点火;起飞”】

任倢×胡沁迪:

🐇【记录在五月,很多事还没发生之前】

🦄️一下跳转到被扁平曲线包裹着的七月】

陈抱阳×魏臻:

⏰【最近有点忙,过几天再说】

张英娉×魏臻:

🎨【“严谨的自画狂魔”】

❎【围绕错误展开】

钟乐鸣×魏臻:

📱【《-》】

🌲【于浅草深云路旁】

———————————–期 8月11日—8月13日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想象力学实验室):作品详情 | 印-度@abC艺术书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