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茶部”是想象力学实验室的景区,从2010年开始不断寻觅艺术家们最新鲜的念头来建设它。
2018年3月15日-5月15日 茶部携手爱在杭州旅游的杭州人胡沁迪,展示她在本市散步时的成果。
先来点土
扒一扒 捏一捏
切一切
铺一铺
洒一洒
撒撒种子
浇浇水
发一颗芽
发一片芽
找几个朋友挖一挖野草
种一种野草
再浇一浇水
OK了 来自城西和江干区的小草 ( 特别感谢 丹丹妈妈 )
推一推花盆
⛏️
在一个愿望说出口的那天——“我想种草”。到今天,在茶部有了可以出门旅行的小草盆,种下去的种子们在一颗一颗的发芽。真的会发芽啊!(虽然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种子在一定温度湿度下会发芽这样的自然规律。)可就是这样的自然规律,依旧很是神奇。特别是在对一件事有所求的时候,期待会放大20倍。在撒下种子的那一刻,恨不得快进时间,可是我没有这样的本领。
在倒土的时候,摸到了不同质感、水份和颜色的土。泥土有一种很安心的感觉。是希望的被子。在这次的种草途中,进行了三种尝试:1、草皮。因为这是在城市建筑物旁边花坛里最常见的。不断在更新着的购物城周围,它们也是小帮手,并还会有很有趣的现象:一条一条很生硬的接缝。像草做的地砖,并且有发黄的可能性。有一天我就做梦,梦到我种的草皮全黄了。2、撒种子。因为没有直接见过小草的种子,看到小草的时候它们都已经是绿色的了!这回选了三叶草,狗牙根,高羊茅,黑麦草。得知三叶草需在25度才会发芽,以及中间约在13天左右。而这次的四盆,有3盆在6~7天变发芽了。难道是听到了我说“快进吧!”的心声?3、收集小草。可以说在路缝中的小草,是比草皮更常见得不能再常见的小植物了。随意生长,大大小小的在路上的各种缝里,有时候还和青苔呆在一起。本以为挖小草很轻松,但是我想错了。缝里的草的根都在石板下面,很难连根拔起。所以便开始转移方向,一些好带根挖起的地方。比如花坛里明显的“不一样的小草”,比如暂时在等待拆迁的大片空地,在这里甚至有一些稍微有品种的植物。但就在无意间会发现,前一天还去挖了草的地方,第二天就被移为土坡,一夜之间。就想被我(们)挖的小草一样,一夜之间,醒来发现自己位移到了另一个地方,邻居也变了。
有关对小草的观察还在继续。移动花盘里的种子也继续在发芽。如果你也同样喜欢小草,并愿意带路上或者家周围的小草来和这里的小草做邻居,还有泥土空位,欢迎留言,或直接把小草连根带到茶部(文二西路89号,下午1点-8点有人接待)。
⛏ ⛏
差不多此时,在其他地方种草的大家
🥚 一个在茶部的“工作中”彩蛋
🕰 “凿时间”
⚠️ ⚠️ ⚠️
蓝 晒野 餐 预 告早 午 餐 / 月食 对 日 食 ,太 阳 直 晒 /
2018.04.19 10:00 断桥相会 * 之后想偶遇可直接来宝石山上大石头处
🍓 🍐 🍌 🍷 🍅
☘️
【小胡回头看】 点击即可跳转
所 有 人 可 见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想象力学实验室):茶部×小胡:“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