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食× 秘语
现场报道
艺术家:赵一文作品名称:云–1/2;柏树–1/2创作媒介:木板丙烯创作时间:2018作品描述:在一次素材的选择中,我尝试着放大了照片的一个角落,发现了隐藏在一张照片中的许多美好的细节。
局部
-----
艺术家:张巍作品名称:路边创作媒介:木材、丙烯创作时间:2017作品简述:漠然冷静的新城区风景与世事无新的日常组成了张巍的“无聊”,他开着慢车途径人烟稀少的街道打发时间,回到工作室后用线条记录下来他的所闻所见。木质切割的立体作品是那些线条的延伸。
-----
艺术家:赖巍作品名称:MOON系列-1/2/3/4创作媒介:30x40cm/布面丙烯创作时间:2018作品简述:这是一个以绘画的形式追踪每天的月亮的项目
作品名称:鹅/I drink your sorrow/蝌蚪/part of my heart1/part of my heart2/摇摇马/走失的小孩1-2/不饱满的豌豆荚/给你一颗红果子/要变成火/无题/戒指
创作媒介:环氧树脂创作时间:2018作品简述:作品形象来源于自己的zine作品《花帽子》里“没有翅膀的鹅”的故事,一只鹅生来就没有翅膀,但是路上遇见了一只蝴蝶,蝴蝶就变成了鹅的翅膀。/创作灵感来源于Science Mag2018年9月的新闻:科学家在亚马逊森林发现一种飞蛾在旱季饮用鸟的泪水补充体内微量元素。作品是对这篇新闻的误读,艺术家曾一度偏执地认为,只有飞蛾喝完了鸟的泪水,鸟才会高兴起来。/作品外形来源于对某个精子的想象。/回想起与某个友人的朋友圈闲聊 “看着天花板泡澡,脑海里突然浮现出生之前在子宫里的记忆”。这种几乎不属于自己的温暖的记忆和新近的记忆反差强烈,让人心烦。/第一次使用UV滴胶实验,和理想相去甚远,堪称尴尬…但这个形状和新小区里的健身设施——摇摇马非常相似,也比较符合作者对“故意做不精致”的作品的追求。/在Instgram的故事中看到朋友发的走失的小孩的寻人启事,希望走丢的小孩都躲在神秘乐园,没人发现,永远都是小孩。/哈哈哈哈哈哈哈…新买的硅胶模具让我莫名兴奋了2个月,正在制作各种神似豆荚、豆子的物品来模仿这个形状。豆荚和里面的物体有点神秘。/看到别人的狗捡球,就想到了这个动作。/故事取自艺术家的zine《Love that would never fail》里一只希望自己变成火的兔子。作品是故事的最后一幕。作品的外形的灵感来源于水晶纸。/小屋原形是德国公园里供小孩玩乐的小屋,上面的花是涂鸦艺术家的作品,灵感来源于令人抑郁的童年。/另一个从10月开始的,对作者“能够耐受什么程度的女性化”的测试。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局部
-----
艺术家:杨扬作品名称:this/that-绿/紫/青/红/橙创作媒介:布面丙烯创作时间:2017作品简述:每个时空概率都相等。试图展现不同时空切片拼在一起的个人奇观。
局部
-----
艺术家:胡沁迪作品名称:仙人球,星球创作媒介:铜版画 (蚀刻、飞尘)创作时间:2014作品简述:每颗仙人球应该都很独立。
艺术家:胡沁迪作品名称:一只毛茸茸的仙人球,轻手轻脚,滚来滚去创作媒介:铜版画 (蚀刻、飞尘)创作时间:2014作品简述:在星空中翻滚。
艺术家:胡沁迪作品名称:untitled – 009 创作媒介:polaroid、哈内德国蚀版、收藏级别输出创作时间:2018作品简述:世界的切片。“地球是圆的,就像一个橙子” —— 《百年孤独》
🌕🌑⚪️更多现场实况🎾🔴🔵
“secret text”开幕当天,伴随月食线下赏味活动
📍
巴黎之门
(杭州市之江路616号赞成中心一楼)
⏱
展期
2018.12.22-2019.1.22
Happy Winter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想象力学实验室):月食×秘语|作品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