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想象力学实验室2019年的第一个展览。
我们受杭州文艺新地标单向空间的邀请,策划制作了他们workshop的首展——“烟士披里纯-艺术家手稿展”,为您呈现七名艺术家/设计师捕捉灵感的瞬间。
【展览前言】
作者:郭熙
“烟士披里纯”是民国时期对英文 inspiration(灵感)一词的音译。
这几个汉字组合在一起引发了某种超然的快感,令人琢磨不透。“烟-士-披-里-纯”,读起来就有一种口腔的愉悦感,“烟”之后四个的音都可以通过用嘴唇和舌头调控气流的方式把这个词“吹”出来。
恰巧,-spire 这个词根就是“吹气”的意思。
“……拉丁语有个动词 spiro,指“呼吸,吹”。引申指“活着”;spiro派生了spiritus,本指“(呼吸的)气”,引申指“灵魂”;同时spiro还派生了另一个动词 inspiro,本指“吸气”又指“把气吹进/吹向”。
圣经有:inspiravitinfaciem eiusspiraculumvitae;(上帝)把生命之气(spiraculumvitae)吹进了(inspiravit)他的脸。
inspiro 不光用于吹气,还用于吹入抽象的“看不见的火焰”:occultum inspires ignem(这个看不见的火焰象征的是情绪)。
然后也直接用于吹入感受、想法:hic iram,hic misericordiaminspirabit;他将会“吹入”愤怒,还有慈悲……
神把烟士披里纯吹入艺术家们的脑袋瓜里,正如柏拉图描述诗神的附体,使诗人进入忘乎所以的兴奋和迷狂,才得以写出极具感染力的诗歌。“烟士披里纯”就像某种高纯度的能使人陷入迷狂的精神药剂的名称,所有艺术家都对其产生依赖,渴望随时来上一剂。
找寻灵感自古就是艺术家生活的核心,苦苦求索,默默等待的正是烟士披里纯降临的时刻。大多艺术家在正式创作前都要经历漫长的计划阶段,这个阶段往往会生产很多的手稿,手稿随时记录下他们的各种灵感,模拟出各种方案实施,最终有的被保留下来,有的被抛弃。
灵感太过鬼魅,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不知何时来又将何时离去,稍纵即逝。手稿本是抓住这些灵感并把它们迅速形象化的最高效的场所。展览邀请了 7 位艺术家/设计师,展示他们工作中使用过或是正在使用的手稿本,给观众呈现烟士披里纯最初的模样。
时间:2019.1.12 – 2019.2.26
地点: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1F workshop
(杭州市拱墅区丽水路58号 远洋乐堤港二期 B201)
想象力学实验室策划出品
参展艺术家:
陈戟、李明、李文强、王可
吴俊勇、周轶伦、朱昶全
【参展艺术家介绍】
▍陈戟
男,1986年3月30日生于浙江省天台县。木工厂厂长,空间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家具品牌具象家具/URfurniture创始人,现工作生活于浙江省天台县。
陈戟部分手稿
▍李明
1986年出生于湖南沅江,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杭州。
近期个展包括:
1703,天线空间,上海,2018;
烟士披里纯,和维画廊,杭州,2017;
“MEIWE”,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5;
“中介”,天线空间,上海,2014.
李明部分手稿
▍李文强
1984年出生于浙江温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李文强部分手稿
▍王可
现居杭州,爱好绘画、自身领域研究,事物定位及联系研究。
王可部分手稿
▍吴俊勇
1978 年出生于福建莆田,2005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硕士,同年留校任职。主要创作媒介纸上绘画和动画影像,近年迷恋身体涂鸦和即兴纹身,现工作生活于杭州。
吴俊勇部分手稿
▍周轶伦
出生于浙江,2006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作品以绘画为主,同时擅长使用各种混合媒介,现工作生活于杭州。
周轶伦部分手稿
▍朱昶全
1989年出生于山东,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和上海。
朱昶全部分手稿
【现场图片】
【作品细节】
另外,此展览的平行展将于2019年1月底在想象力学实验室茶部展厅开幕。在平行展中,除了上述七位艺术家,您还会看到更多艺术家的手稿。敬请关注。
推荐阅读 |Reading Recommended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想象力学实验室):单向空间workshop×想象力学实验室:烟士披里纯-艺术家手稿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