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是白清文自2019年3月起在想象力学实验室开展的最新项目。
「复调」源于中世纪的殿堂音乐,是指音乐中两段以上的声部同时演奏的方式,这些声部各自独立但和谐统一,声部之间是协同关系而非从属关系。正如我们当下的生活,众多信息流每天都同时穿梭于身体中,存在于周边的时空,并且碎片化地时隐时现。此外,在这个项目中,艺术家还想用「复调音乐」的方式理解并探索多屏幕影像的创作过程。
请 跟 随 音 乐
🎵🎵🎵
2019年3月6日下午,白清文在想象力学实验室的工作室正式挂牌。
从即日起,白清文将在这个临时工作室持续工作七个月,完成他的最新个人项目「复调」。
想象力学实验室之前就曾在自己的实体空间中为艺术家的项目搭建临时工作室,如张辽源的「半发酵」,胡沁迪的「所有人可见」( 👈点击查看 )等。
不同于之前完全开放参观的形式,这是想象力学实验室首次为艺术家提供一间封闭独立的工作室。白清文在这里的工作进展将会定期在想象力学公众号上更新,10月将会在想象力学实验室一楼展厅举办该项目的个展。
为方便艺术家的创作,想象力学按艺术家列的清单布置出一间房间,提供了电脑、打印机、桌椅沙发、书柜等基本的办公家具,还安装了一整面墙的铁黑板,方便艺术家脑暴时张贴手稿和素材。
艺术家已迫不及待地在书架上填上书啦☟
今后,想象力学实验室将保留这个房间继续为其他艺术家服务。它就像一间「有求(基本)必应屋」,尽可能地为艺术家们提供一个理想的工作环境。
祝白清文在临时工作室工作愉快:)
「复调」项目简介
白清文
「复调」指音乐中两段以上的声部同时演进的方式,这些声部在演进过程中互相协作又各自独立,就像一道前进的浪花。
虽然这种音乐形式源自于中世纪,早已是遥远时代的产物,我倒觉得当下的生活则是另一种复调,我们每天被各种屏幕、文字、景观包围,众多信息流同时穿梭于身体中,存在于周边的时空中,此起彼伏、时隐时现。但如果将这些信息流整合利用好,还会产生一种持续的亢奋状态。
我在之前的创作过程中一直有思考多屏幕影像的横纵关系,即在演进的过程中,如何让单个荧幕叙事完整又与其他荧幕和谐统一?如何组织多条视听线索的空间构架?如何提高观众自主阅读这种横纵关系的效率?把复调的逻辑方式运用到多屏创作中,让多个独立的短片同时播放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是我在这次项目中的实践方向。
艺 术 家 的 手 稿
艺术家个人资料:
白清文,1989年生。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现工作和生活于杭州,任职于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系。
研究方向:当代电影与录像艺术研究。
创作方向:以动态影像与摄影为主要创作媒介,作品灵感大多来自于诗歌小说以及自然风景,研究「通感」「诗性」等文学特性在影像叙事中的可能性。
展览及获奖:
第十届中国独立影像展,年度十佳实验电影单元;
第九届FIRST青年电影节,最佳动画、实验电影提名;
「黑夜叠在影子上」,M艺术空间,上海,2017;
「并非扁平的世界」,阿德莱德艺术中心,名泰空间,阿德莱德,2017;
「无以复加」,今格空间,北京,2016;
「寻隐者」,清影艺术空间,杭州,2015;
「民间的力量」获银奖,北京民生美术馆开馆展,北京,2015;
「一米剧场」,想象力学实验室,杭州,2013。
过往影像作品:
《忘川》
源自于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忘川》影片截图
《我走以后》
改编自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
《我走以后》影片截图
《一》
作品关注点放在一颗矗立在水中的树和他的倒影互相之间的关系上。拍摄过程中采用极简而具有仪式感的拍摄方式:从上到下划了一道「一」字,横穿整个生命。影片中的白屏象征着一种回归的状态,从天中的白到水中的白,循环播放,周而复始。
《一》影片截图
《延展之路》
一对情侣在荒凉的戈壁中朝着一个未知的方向踽踽前行,他们进行着对话或是喃喃自语。整个文本是以徒步走过的地理位置作为主要线索,再把男女主角两人徒步过程中内心状态的变化作为第二线索,明暗两条线索穿插和交汇,谈论着关于情感与目标、梦想与现实。
《延展之路》影片截图
推荐阅读 |Reading Recommended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想象力学实验室):想象力学×白清文「复调」-①新房间